“只要记住《你的名字》,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地方,我一定会,去见你”
分享:
在看完了《天气之子》之后跑回去再看一遍《你的名字》,果然我还是喜欢《你的名字》,不管是故事、节奏、场景、运镜、情感刻划还有音乐歌曲都让我觉得比《天气之子》略胜一筹,而角色的联系则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在《你的名字》里面泷与三叶可以说从头到尾都保持着联系,
巧妙的透过彼此的手机以及笔记来记录着彼此的生活,互相的交换也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让彼此都渐渐习惯着互换后的生活方式,也因此这样虽然两人隔着遥远的距离却依然保持着信任感。
直到时间线的到头导致互换突然失效我们也随着泷一样感到挫折与失落感,导演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很清楚的建构了前面角色身旁的环境跟人际关系让我们确切的知道角色的重要性,
而电影的部分在这里也才进行了一半,所以接下来当泷寻找着答案寻找着他渐渐遗忘但是又不得不想起的事情就显得非常能理解,毕竟泷自己也亲身体验过,
他们角色彼此互换就是给了彼此的联系与认知因而更了解彼此,每每的分开或多或少都会留念,三叶憧憬着东京的生活,泷则是从匆匆忙忙的大都市里来到悠闲的的乡下城镇。
好不容易彼此第一次在黄昏下见到面还没来得及记起来对方的名子却又离开了彼此,但是在他们心中却又深深的记得有一个人是如此的重要,
然而电影的尾声整整过了五年也多多少少有印象,好不容易桥上交会了却又错过在下着雪的晚上显得更加凄凉,最后终于在两台电车相互交会眼神交错终于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要是错过了这一次就永远都不可能再见面了,在楼梯间两人却又彼此交会但是这次泷终于开口了「我是不是在哪见过你」三叶的回答「我也是」最后的情感真的是大爆发,
真的是好不容易绕了这么一大圈才又见面,那种心情真的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释的,电影有个明确的主题就是「线」跟「结」,而故事也依附着剧情贯彻着这个主题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这部电影会成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