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s《猫》2019国外影评说:「影艺学会应该收回导演曾拿过的奥斯卡奖。」原本我想说Wow有需要说到这么绝情吗?
看完之后我好像能谅解他了,基本上不推荐大家去看,除非你对音乐剧电影有莫大的包容和爱,它的音乐还是好听的啦,想知道为什么不推荐~请阅读全文(或是单纯想看我的情绪化评论也行:)
【为何负评如此激烈?观众们在期待些什么?】
改编自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的经典音乐剧《猫》,曾经是百老汇史上公演最久的音乐剧,此纪录后来被他自己的另一件作品给超越,也就是传奇的《歌剧魅影》。
可想而知大家对于如此经典的素材有多期待,由奥斯卡金奖导演汤姆·霍伯执导、斥资将近人民币币7亿找来大批知名演员和歌手助阵,而它居然可以被拍成长达两小时的诡异MV,让你不禁怀疑,那么多资源、那么多有才华的人到底what the hell happened here?
导演Tom Hooper曾以《国王的演讲》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作品还包括《丹麦女孩》,以及同为音乐剧且极为精彩的电影《悲惨世界》。
然而七年后他却花了1.5倍的预算,交出《猫》这样的作品,几乎没做剧情改编、也没有扩写台词,向世人说明了一个道理,不是所有音乐剧都能直接复 印成一部好电影!
全片不断地唱各种猫的介绍歌,每只都唱完之后就消失,没有群舞以外的互动。这在音乐剧中是可行的,因为舞蹈、演唱、场面调度都是立即、真实且一刀未剪,那强大的沉浸感、演员与观众间的交流,是现场表演独有的魅力。
导演似乎是完全忘记电影媒介有它自己的优缺点,直接移植的结果就是没头没尾、结构松散,只有女主角似乎与大家有若即若离的关系,其他演员之间几乎没有情感连结,更不用提观众的感受了,就像是在听youtube的音乐清单,没有剧情。
【毛骨悚然、毛骨悚然还有毛骨悚然】
砸大钱用CGI结合真人和猫,但真的不是非常成功,最严重的大概是他们似乎微微离地的双脚,在大型舞蹈场面中最为明显,突如其来的反重力感让人感到非常怪异。
再加上角色和场景、物件的大小比例偶有不合理,他们是侧身才能穿越栏杆缝的体型(差不多跟真猫一样),但人类戒指在猫的手上又显得很大,时常让我感觉角色和背景根本是在不同宇宙。
另外这些"猫人"的设计不是特别赏心悦目,舍弃人类的头发,但不像舞台剧把口鼻处画成猫的样子;好像没有人类性征,但在部分女角身上却有明显的胸部?;
猫毛就是角色的皮肤,但瑞贝威尔森却两度脱下外层的毛皮?虽然知道那是指它有多穿一件猫毛大衣,可是对观众来说,就像看到一层人皮被脱下来一样不舒服。
如果到这里还没戳中你的恐怖谷的话(见注释),剧中还出现有人脸的老鼠及大批有人脸的蟑螂,那些蟑螂用两只脚站立跳舞,但是又会飞,飞一飞还被瑞贝威尔森抓起来吃掉,好恐怖真的好恐怖。
【黑人问号的选角❓莫名其妙的设定】
首先,在成群的大咖演员之中,他们却选择用几乎零萤幕经验的芭蕾舞者作为女主角,没错她的身段优美、长相精致,但是!她完全没有在演电影啊!
从头到尾就只有两种状态「哇!好美好棒」跟「蛤~怎么这样」,找不到第三种表情。在现场表演中或许肢体是比表情更重要的沟通管道,因为没有观众可以用仅十公分的距离看演员,但电影就是把你的脸放大在巨幕上透过细微表情传达情感的媒介呀~
好几位演员全都本色出演,但在角色特色如此重要,形象与真实世界完全不同的电影里这简直是个灾难。看完以后完全不记得#泰勒斯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别的猫都边唱边跳(旋转跳跃那种),但她却是边唱边走台步那种,就是...泰勒斯穿猫装表演阿...错愕感就好像你正在看芭蕾舞音乐剧,突然被一则音乐颁奖典礼的广告打断一样。
詹姆斯高登和瑞贝威尔森,他们的调性和本片完全脱钩,说一些B级黄梗、做很尴尬的滑稽表演,不只没有笑果,还不断让人从绚烂的画面中惊醒,感觉《歌喉赞》里的胖艾美跑错棚,枉费了花大钱的CGI技术,表演却像高登脱口秀里的恶作剧,但这不是演员能力不足,而是没被引导到正确的方向。
珍妮佛哈德森唱功没话讲,唱Memory时的表情特写让歌曲更加动人,是全片仅有的、让人想记住的几分钟,她的角色是已经日薄西山、肮脏不堪的老猫Grizabella,
但在电影中除了衣服破了点,脸上毛多了点,皮肤、眼角都没有皱纹,看起来挺年轻健康的,形象与角色背景、歌词内容不太符合,毕竟是灵魂人物,稍嫌可惜。
最后我唯一觉得完全正确的选角,就是Idris Elba饰演的坏猫Macavity,他的表演既符合角色形象,有个性又与电影契合,但最后结尾却没给他发挥空间。
注释:
恐怖谷理论。我们害怕和人类极为相似却有些微差异的东西,多数恐怖片都适用于这个理论,这也是为什么多数人不怕暴龙,却觉得汤玛士小火车很恐怖。
本文来自李洛克投稿,不代表宅部落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