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克李洛克  2020-08-27 09:00 宅部落 隐藏边栏 |   抢沙发  25 
文章评分 0 次,平均分 0.0

今天想带大家穿越时空到充满欢笑和粉红泡泡的1990年代,回味Rom-Com(Romance-Comedy)浪漫喜剧的光辉岁月。本文探讨的范畴是1990后的数十部浪漫喜剧,它们遵照的黄金公式如下:

1外表赏心悦目的白人男女主角(大牌演员之必要)

2有命定色彩的情节(一见钟情、高难度邂逅)

3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大多以美妙的吻戏作结)

Rom-Com最高目标是创造带入感,让观众不自觉地就与角色共感,因此比起营造童话般的画面,爱情喜剧更喜欢用日常的场景,没有《泰坦尼克号》的船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城堡,取而代之的是公寓、咖啡厅、办公室等正常人的生活场域。

又因为主角和目标观众都是轻熟龄女性,除了在带着摩登、都市感的地方谈恋爱,更有八成以上都会带到婚礼场景,自己结婚、姐妹结婚、喜欢的人差点结婚⋯

《你是我今生的新娘》英文片名甚至直接叫做「四个婚礼,一个丧礼」,可见观众们有多渴望象征着承诺、永恒幸福的婚礼,不过为了避免各位失望,提醒您《新娘百分百》的翻译很闹,整出戏跟结婚完全没有关系喔

(以下讨论不包含《欲望城市》因为它是多支线剧情的电影;《辣妹过招》《独领风骚》等属于YA片,如果有人想看校园喜剧专题的话再跟我说

【如何浪漫?为什么浪漫中的性别权力更不平等】

Rom-Coms中的爱情大概分成两个路线,一种是「命中注定的你」、一种是「爱上真正的你」。前者在此类电影中发挥到淋漓尽致,《西雅图夜未眠》中女生爱上在收音机里的他、男生对她一见钟情,两人在完全不认识彼此的情况下,相爱了。

至于我是比较喜欢后者,通常是经过一小段时间的相处,最终「男方看穿女方的表象,爱上真正的她」,这个表象可能是故作坚强、性格上的伪装,或是身材、风评等偏负面的外在条件。

毕竟谁不想要一个真正爱自己灵魂的人呢?浪漫归浪漫,我在晕船过后总会反复回想,其中那无法忽视的性别权力距离,不论剧情如何兜转,选择权最终仍会回到男主角身上。

权力距离常包含财力或社会地位的明显差距,如《风月俏佳人》里的大老板和技女、《电子情书》里连锁书店富二代跟被迫歇业的小书店老板,《贴身情人》的总裁和小小法律顾问。但这怪不了谁,毕竟有段时间的社会气氛,让女性特别梦想被高富帅眷顾,透过爱情喜剧来望梅止渴是个好选择。

再说个有趣的反例,《新娘百分百》中本来占上风的大牌女明星,最后仍经历了被小书店老板拒绝、又重新被他选择的过程。

莫名其妙但我很喜欢这部,或许对一般女性观众来说(不论有无伴侣),在真实生活的恋爱关系中,都还是渴望被爱被选择,就好像即使稳定了、结婚了,还是想再确认自己是另一半在万千诱惑里的唯一,那是安全感、自信甚至自尊心的来源。

但是!爱情应该是爱自己后的升华,而不是爱自己的前提,所以这边我最推荐《落跑新娘》,直白而深刻地传递了正确价值观,

人必须先认识自己、找到自我后才能学习爱人,选人与被人选是就像买乐透般不可控,戏中的茱莉亚罗伯兹经过好几次尝试错误,最终发现你要先选择自己,才可能中奖,获得真正的幸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宅部落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李洛克
李洛克 关注:0    粉丝:0
我一直都想证明:努力是能够超越天才的!

发表评论

表情 链接 私密 格式 签到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