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导演Christopher Nolan,从英雄电影传奇《黑暗骑士》三部曲,到《星际穿越》《盗梦空间》等信徒众多的神片,不只艺术成就深受业界推崇,生涯十部作品更累积超过47亿美金票房,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导演」的他,金字招牌下到底有什么魔法呢?
诺兰以令人惊艳的叙事手法闻名,在多部影片中把时间轴打碎重组,速度不一的四层梦境、超越人类感知的五度空间,更擅长魔术般的多线叙事,连《蝙蝠侠》系列都能玩误导与揭露的捉迷藏,每每让观众大开眼界并沉迷于解码他的作品。
将其绚烂手法与复 杂情节抽丝剥茧后,会发现电影核心总是哲学化且富含情感的,透过不可靠的记忆、信以为真的梦境,挑战人类对「真实」的认知;主角总是有着痛苦回忆或重要使命,由恐惧、罪恶感等形成的执念推动剧情,角色的心理挣扎深刻地贯穿全片,其情感张力让电影从精彩进阶到隽永的殿堂。
【导演只是副业,操纵时空才是本业】
非线性叙事是诺兰电影最标志性的特色,好像单一的顺序法会让他睡着一样,例如《致命魔术》中用双主角与一本日记来叙事,三个角度里回忆和现实交错,虽然相对提高观影门槛,但这样的帽子戏法深得我心,呈现顺序的不同不只能引导观众思考,更在打破该预期心理以后创造令人惊叹的戏剧张力。
《盗梦空间》中三层梦境是时间速度不同的平行时空、《敦刻尔克 》里海陆空军用不同速度均分萤幕时间,分别讲述一周一天一小时的故事,诺兰等于是把蒙太奇用到炉火纯青(蒙太奇是指透过剪接来解构时空,使其平行、交错或扭曲),
影像间的对比、隐喻会自动在观众心中组成,成为画面的弦外之音,例如《记忆碎片》里黑白画面顺序法与彩色画面倒叙法交织,破碎片段呈现出男主短期记忆丧失的病征,「手法」本身即是故事。
【部部佳作中不可或缺的他者】
除了御用制片人兼老婆的艾玛·汤玛斯,还有常被忽略的编剧伙伴,亲弟弟强纳森诺兰不只是《致命魔术》、《黑暗骑士》和《星际穿越》的共同编剧,也是《记忆碎片》的原著作者,更因此入围过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是好故事的灵魂人物。
不可不知的还有着名配乐家汉斯季默,从《黑暗骑士》到《星际穿越》都是由他操刀,细腻而磅礴的配乐不只在营造史诗感上功不可没,也与诺兰作品精致复 杂的概念相辅相成。
举《盗梦空间》的主旋律为例,开场时低音长号重复 吹奏沉郁的单音,加快70%后会发现它其实是法语歌曲〈Non,je ne regrette rien〉的前奏,也就是剧情里用来倒数、叫醒梦中人的歌曲,
同样的声音也出现在片尾字卡结束时,旨在唤醒观众、该从电影这场梦里醒来了。季默本人也证实所有配乐的确是从该音符延伸而来,并且说:「我很讶异他们花了多长的时间才破解这件事,这本不该是个秘密。」
【惊人视觉效果背后的种种坚持】
诺兰总说实景特效有CGI没有的真实感,相较于绿幕拍摄加电脑特效,他更偏好使用模型、特技来做到同样惊艳的画面,如《黑暗骑士》里小丑将人砸向桌上铅笔的Pencil Trick,是靠着演员在头撞桌子前快速把铅笔抽走,来创造铅笔插进他眼睛里的错觉,该演员说这个镜头他就拍(撞)了二十多次。
画面形式上诺兰坚决不用3D,他说影像本就是有立体感的三维空间,现行的3D技术会限缩观众收看画面的广度,比较适合电玩等主观视角更强烈的娱乐类型。
另一方面,他是Imax的拥护者,理由是Imax的画框(1.44:1)比一般电影(2.39:1)还大许多,渴望呈现出比真实生活更宽广的画面,于他而言Imax是史上最好的电影规格,且认为拥有资源的电影人应该坚持使用Imax摄影机。
【电影推荐】
诺兰过去十部加上下周的新片《信条》中,我个人心中的前三名是《盗梦空间》《黑暗骑士》《致命魔术》,都是我觉得此生不能错过的电影,原来一部电影可以概念深奥、手法别致,情感饱满还很刺激爽快;
当然如果是对「解码」电影有兴趣的朋友,《星际穿越》《信条》都是你的好选择,也欢迎留言你最爱与不爱的诺兰电影,一起来吵架!
本文来自绫波丽投稿,不代表宅部落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