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戏重温】《青少年》(Young Adult):既是a piece of shit,也是a piece of work。
《青少年》是2011年的电影,是《朱诺》(Juno)的班底:Jason Reitman执导,奥斯卡最佳原着剧本得主Diablo Cody编剧,主演的是影后Charlize Theron,她更凭此获提名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其后三人再度合作《塔利》(Tully))。如此阵容,翻查资料之下,才发现香港根本没有公映过。
《朱诺》一直无法打动我,《青少年》好看多了。短位个半小时的作品,节奏明快,但每一场都写得深入浅出,举重若轻,以visual说故事为主,没有纯为表达编剧见解的累赘对白,但一讲就是短小精悍的金句,相比前作,Diablo Cody的功力明显越趋成熟。
故事是这样的:Charlize Theron是中学校花,踏入中年,事业婚姻两失意,一更收到中学时代跟她被誉为金童玉女的前男友的讯息,发现前男友刚成为人父,她却盲目相信那是她和前度旧情复炽的机会,毅然回到那个鸟不生蛋的故乡,密谋横刀夺爱。
事情当然并不顺遂,中学校花本身性格充满缺憾,不受旧同学欢迎。她重遇中学时被欺凌而跛了脚的丑男,二人针锋相对,却又因曾经同是校园被忽视、被厌恶的一群而相濡以沫。
常说故事的主角在最后需要有改变,戏中的Charlize Theron没有。或许是有的,她的改变便是:我明知自己不受欢迎,但我还是选择忠于自己。
电影中,Charlize Theron有个表哥,是残障人士,须以轮椅代步,丑男讥讽他为「世上最快乐的残障人士」,皆因他不断参加不同活动,证明自己可以活得与常人一样,还鼓励丑男追逐应得的快乐。
其实,为什么要快乐?为什么就一定要做生命斗士?残废了,就不能心安理得地做个跛子吗?
此外,在Charlize Theron前男友家中,有个「情绪列表」,印有喜怒哀乐等不同情绪的样子,前男友妻子解释那是为有特别需要的学生而设,让他们可以认识自己的情绪,Charlize Theron不禁问了一怡:「Where is neutral?」Neutral,明明才是人最常有的情绪状态。
最后,电影揭示Charlize Theron原来曾患上抑郁症,前男友从没邀请她,是妻子见她情绪有病才决定伸出援手。可是,抑郁又怎样?情绪有问题又怎样?
《青少年》可能政治不正确,但其实颇有道理。人,就是需要dare to be disliked。Charlize Theron和丑男喝酒谈笑,互相说:「you’re a piece of work」「you’re a piece of shit」。我虽然是a piece of shit,但其实也是a piece of work。
电影里的电视画面,不断播放Kardashians家族的真人骚《Keeping Up With The Kardashians》。Kardashians家族一向人见人憎,但又不断出现在聚光灯下,彷彿你越憎我、我越享受。电影说的,也许正是这个意思。
本文来自贝吉塔投稿,不代表宅部落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