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urnt Orange Heresy《焦橙邪说》2020
剧情讲述潇洒迷人的艺术评论家James,受邀到收藏家的庄园、接下了盗取画作的委托,于是他带上刚认识的情人Berenice,计划要打开神秘画家Debney的心房然后偷画,然而James的贪婪之火逐渐燎原,一步步走向失控犯罪的深渊。
《焦橙邪说》的用色、配乐和节奏都很好,悬疑气氛营造很成功,后半段剧情堆迭稍嫌可惜,对我来说惊悚火候不足,但整体不差且带给我很大的共鸣。
本片主题是艺坛的运作黑暗面,重于探讨评论和艺术的关系。画家Debney厌倦世人对自己作品的诠释和揣测,嘲笑着评论者总是「在虚无中寻找意义」;
艺评家James则深谙言词的魔力、引路人的重要性,虽然他因为欲望和自尊而跨越了道德界线,电影无可避免地走进善恶二元的框框,但观众仍可以得到一种启发。反思你看艺术的历程,朋友分享、教授喜欢、专家解析、倒赞或大推,从选择、体验到感想,你的艺术体验被哪些人和言论影响?
老实说我在看的时候常常觉得躺着也中枪,毕竟现在笔下就是电影观后感,片中艺术家嘴里一文不值的二次创作、不知廉耻的幻想言论,正因如此,以下认真地分享我对当代评论的想法,非常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每个人都是评论者】
从书籍空白处的注解,到现在影音下方的留言区,不论出自于谁,专家学者、评论家、粉丝、一般大众都一样,每个字句其实都只是个人感悟的表现,我认为就像是钟摆,顺着地心引力垂向地面是眼见为凭,
看到蓝色就说蓝色、看到城堡就说城堡,而钟摆的两个极端都是过度诠释,蓝色是诗人的忧郁、城堡是公主的监牢,然而两端唯一的差别,便是你同意或不同意、你被说服与否,当一个言论让你觉得合理甚至感到恍然大悟,
心里自然感到舒适愉悦、选它正解,相反地当你觉得这言论根本幻想症发作,就赶紧把它归类为「蓝色窗帘」,实际上大部分时候根本没人知道作者的本意是什么,严格来说所有人都在过度诠释,难保作者自己也在重复 观看和讨论时理出更多意义。
因此男主角在开场戏中所说的:「评论家之于艺术作品,就像是河流的两岸,支撑并引导着艺术的走向,如果没有评论家,那艺术便会像氾滥平原一样,变成杂乱无章的一片泥泞。」
这段话同时对也不对,我们身处在开放而扁平的时代,以往被把持在政治、宗教、学术领袖手中的知识和话语权,经过国民义务教育和自媒体大量分散,我们谁没在个人帐号发表过任何感想?
这间餐厅好不好吃、那个展览值不值得,即使没有自诩为评论家,我们的言论仍旧影响了他人的体验,不只别人的见解能改变整体感受,有时候和不同朋友重述自己的想法,记忆中喜欢或讨厌的感觉也会加深,所以广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评论者、河流的两岸,只是影响人数和程度的差别而已
【艺术界最不应该存在话语霸权】
台词后半段认为评论家是艺术之不可或缺,因为当时他在特定领域拥有绝对的影响力,很接近「话语霸权」,意味着缺乏思考的锤链、是非的辩驳,某人或团体就能将概念、思想完美无缺的灌输到他人脑中。
这当然是一个负面现象,像剧中男主角一样贪图私利、颠倒黑白的人固然可耻,但世界和人性那么复 杂,一般人在极端情况下也会撒谎、即使不想成为意见领袖,名人的吃穿言论还是会带起风潮,所以除了辨识不怀好意的人事物,
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养成事事思考的习惯,时事、八卦、艺术欣赏,政策、电影、流行风潮,至少在为此做决定或二次传播之前,选择思考、查证或者语带保留,停止盲目而强硬的追随是终结话语霸权的根本之道。
我们知道在医学、法律等大部分领域都该相信专业,但本片讨论的领域独一无二,艺术是充满灵光、没有标准答案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我认同「作者已死」理论,当一个作品完成时,作者和文本的关系就已经结束,
现代创作者仍可以为作品补充、解释甚至更正,但此时此刻已经没有标准答案,作者和任何观者一样,都只是为作品加上注解而已,再也没人能改变已经呈现的事实、已经带给人们的观影体验,
所以不要害怕做出你的诠释,我们都在钟摆之间回荡,期待从交流中获得哪怕一丝启发就已心满意足。
不管亲朋好友、影评剧评、导演作者说过什么,任何人的评论可以丰富你的思考、增加选择的可能性,但也仅只于此,终究要尽可能亲自去感受,自己的感受是无价之宝,我们不一定要捍卫它,但一定要忠于它。
至少在亲密好友间、夜深人静时,可以畅聊任何你真心喜爱的电影,而不用盲目地以为自己”也”超爱所有影史神片或艺术大导。
本文来自八神太一投稿,不代表宅部落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