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述女主角阿娟(蔡嘉茵饰)因身形肥胖而饱受歧视,来自母亲、邻居甚至陌生人的冷嘲热讽,让她踏上减肥这条天堂路,透过种种心灵与身体上的挣扎,探讨审美框架和自我的关系,
重点它不是一部欢快梦幻的励志片,而是充满痛苦辛酸与一丝温暖的旅程。如果你曾在低潮时想过「去你X的更美好的自己」,那么就找个凉爽的傍晚欣赏《大饿》吧!
【电影可以反映现实,也可以是一场幻梦】
当看到作文题目「主流审美观与真正的美丽」,每个人都知道要回答「所有身形都很美、不要在意别人眼光、为自己而活...blablabla四段式起承转合。」
这标准答案在电影业氾滥成为一种励志类型片,且常常以世界终究会接纳每个人做结尾,过于梦幻只会让观者在回到现实后遁入失望的深渊。
尤其有共鸣的人们大多实际拥有不好的经验,不管是来自身材、性别气质、社会地位、教育程度...出了戏院就得继续面对生活,多数电影就只能提供一次逃避、一场幻梦,但《大饿》却出乎我意料地勇敢!
本片鼓励人们和审美框架对抗之余,选择不打安全牌、舍弃爱情事业两得意的圆满结局,结尾在主角人生最糟糕的状态,她因胃绕道手术失去味觉,无法继续做厨工、崩溃喝醉后跑到减肥中心砸店等等。
不过俗话说黎明前夕的夜晚最是黑暗,此时母亲终于能理解阿娟的努力、唯一的朋友也上门和好,虽然这些都不会改变现状,阿娟还是个胖子、人生路上仍会备受阻挠,但这一丝安慰、一点温情是走下去的动力。
这是导演谢沛如首次执导剧情长片,手法质朴、简单清晰地呈现出主旨,她自认是个没有自信的人,深刻体认到生命不是一部两个小时的英雄旅程,任何事件都不能保证一个人从此自信满满、正向生活。
如同剧中成功瘦身却仍痛苦着的小吴,自我意识和酸言酸语会继续互相拉扯,不论胖瘦与美丑,我们与社会审美观总在烽火连天和休战间来回摆荡,只希望路上能被自己在乎的人理解、莫忘那黑夜过后的曙光吧
【政治正确以后,下一步是什么?】
碰巧参加到女主角蔡嘉茵的映后座谈,当谈到真实世界对女性身材的框架,她笑说:「我在演艺圈反而横行霸道,是女明星但完全不忌口,因为他们想要我保持这样,好像有放我这种身材的演员,作品就算有尊重多元、政治正确。」
的确政治正确已经成为多数影视制作的黄金守则,展现多元性当然是重要课题,但当我扪心自问,如果今天是个和身材无关的故事,我还是会比较想看帅哥美女主演的戏,很肤浅但这是难堪的事实。那么所谓的多元、下一步到底是什么?
如果说少数族群,不管是不同肤色、外表高矮胖瘦、甚至性向的多元只停留在背景人物,或是偶尔拍几部特别用于"翻转刻板印象"的电影,那要不是刻意地利用炒作,就是一种极为表面的友善。
我想下一步真的只能是拍出他们的观点,不是这个世界去诠释特定族群,而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感触,举例如电影中的男女观点,只有女导演、女剧作家与所有相关女性工作者的比例增加,他们将想法注入作品中,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多元化,而不是几部女强人或女英雄电影就算数。
要从萤幕上的政治正确,走到幕后掌权者的多元性,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不只影视产业,包含文化、教育、政治等所有领域必须一起前进,即使注定是步履蹒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