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爱(2020)-周冠威⠀
看这部电影前,都会以为这是一部描写精神病患者或康复者在情路上的悲惨故事。其实不为然,电影显露出,不管是「正常人」与否,我们都不懂得去爱,也不敢去爱。⠀
对于被精神病折磨的李志乐来说,爱情的挑战不外乎于现实与虚幻游离、担心自我形象等;然而对于心理学系学生及准临床心理学家的叶岚来说,爱情同样是个难题,她也不能诚实的面对自己,而绝大部分原因是源自童年缺乏爱的经历。
因此她只能以散拖或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取得安全感,或是寻找自我价值。当志乐与叶岚相遇的刹那,志乐看到她永远都看不到自己的一面,一个敢于抱不平、有爱心的女孩。也是这样,促使了志乐虚构了欣欣的存在。⠀
当叶岚为志乐补导的同时,其实也是为自己进行辅导,甚至借着他发现自己原来也有可爱之处。这场辅导的角色转移也是揭露每个看来「正常」的人其实也有不为人知,甚至扭曲的一面。
精神病不只是幻听与幻觉,情绪问题也是其中一种。除了叶岚,她的男教授、欣欣的父亲等,都是社会上典型看起来正常,却是被情绪问题操控的都市人,酗酒、家暴、偷情正正是情绪问题带来的结果。⠀
爱情的升华,就是赤裸地来到对方跟前,等着一句「我不介意」⠀
「如果你了解真正的我,你是不会喜欢我的」不知道这句话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叶岚害怕志乐爱的是欣欣,害怕他会厌弃为利益跟无数男人上床的叶岚。当叶岚把志乐推开的一刻,也正是拒绝面对过去的自己,渴望继续埋藏内心的伤疤,因为她比所有人更介意自己的过去。
不过,志乐后来的一句「我不介意」,令叶岚重拾自我肯定。之后的那场性爱场面理应是很重要的,这不但是志乐的第一次,更是以「赤裸」寓意双方终于坦露一切,不再隐瞒些甚么,也显示对对方的信任与交托,可惜这意义重大的场景却短得可怜,拍轻铁的镜头反而比它还要长,实在有些失望。⠀
「画面很美」不能成为一部电影出色的原因⠀
⠀不容置疑,这部港产电影拍得挺美的。大光圈底下的朦胧美,俊俏男主角,文青女主角,唯美的轻铁场景,这一切彷佛很「日系」,很「不香港」。然而,是否拍得很有日剧风格就是好呢,这实在值得斟酌。
个人认为导演被自身对轻铁的钟情盖过了剧本,电影出现无数次轻铁的场景与镜头,是否真的需要呢?本来以为轻铁与剧情是否有某些关联,结果不是。
那可能是与新界地区有关联(因为只有新界西才有轻铁),结果也不是。那么故事可以发生在港铁、巴士、电车,或是九龙、港岛抑或离岛吗?似乎也可以。⠀
⠀另外一点,剧本中的人物塑造有些许单调。由于其中一幕里头,大教授对叶岚道出童年阴影很影响她的成长与爱情观,所以我期待导演会告诉我有关志乐与叶岚儿时的经历,好让我更了解这两个角色。
结果长达两小时的篇幅却着眼于唯美的「日系」镜头,忽略了人物的立体度,这亦是有些失望的。假若令叶岚一角更为突出,我会选择把她写得更加坏,甚至把她刚遇到志乐时利用他的动机与行动写得更为出位,才能把之后二人的矛盾发挥得更好。
而且重遇uncle那一幕也很突兀,像是为引发叶岚揭露黑暗面而故意安排的场景。其实利用男教授可以更自然,比如说男教授的妻子发现了偷情事件因而追究叶岚。
不过可能也是导演或编剧想写出叶岚活在妈妈的影子下的悲痛,既然如此,如我上文所说,交代儿时经历就更为重要了。到结局在隧道的场景好像也做多了。
可能我愚昧,未能看到那一幕对剧情有甚么影响,似乎有些故意把故事变做开放式结局。个人认为于图书馆那幕,志乐推着书车渐渐远去已经可以。⠀
毕竟世上没有一件作品是完美的。幻爱的背后理念仍然很棒,美术指导都是很出色。不过,画面很美真的不能作为评论电影出色与否的唯一指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