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辱》(The Insult)
一个发生在黎巴嫩的故事,没想到身在xg的观众也能有至深的感受。
曾经问过朋友一个问题︰你觉得人类最被高估的美德是什么?他答敬老,我很认同。看完《羞辱》,我可能会转答案,改答「和平」。
我没有挑起事端,认为人与人应该互相仇恨的意思。只是若二人发生冲突,高举和平的旗帜,不但于事无补,甚至只会火上加油。
电影开初,Tony咄咄相逼Yasser道歉,甚至予以起诉,声称要讨回公道,我们很容易会转向同情Yasser。律师后来把街头口角升级至种族和宗教的冲突,Tony的代表律师更在法庭上揭露他的童年阴影,的确让人觉得小题大做。
但之后细心一想,没有这对簿公堂的过程,我们怎能了解二人背后的难处?总统介入,想和稀泥地解决事件,只求表面上的和谐,但有否尊重过当事人的感受?
设身处地想一想xg的情况,也有相似之处。面对无日无之的纷争,我们或烦厌、或恐惧,于是选择逃避,然后嘴里说和谐和气,因为我们知道这是较容易的出口。
我们不愿意了解冲突的缘由、当事人的动机,久而久之,我们以为和平是解决争端的皇道,和平是尊重双方的前提;殊不知,和平才是真正的不尊重、真正的不负责任。
电影中,Yasser辱骂Tony,Tony愤而动武,Yasser道歉,这一刻Tony明白了语言伤害的威力。最后一幕,他们遥遥相对,倒有一「眼」泯恩仇的意味。
制造争端的所谓滋事份子,根本并非大奸大恶,他们只求一个道歉,只求一份同理心。无奈,在xg,人人成了彭法官,年轻人锒铛入狱,z府却继续冥顽不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