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Big Brother)
「甄子丹在电影中的打斗场面,好好看哪!」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这会是我看完《大师兄》最深刻的感想。
甄子丹虽然贵为宇宙最强,但动作戏始终不是人人称道。犹记得中学时,中文老师在课堂上播放《十月围城》,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来到甄子丹大展身手、拳打脚踢的部分,老师一声令下︰「以下是甄子丹的个人表演,飞!」然后毫不留情地跳过甄子丹的所有动作场面了。
这次看《大师兄》,他的动作场面却成了全戏焦点。一场在拳馆更衣室,一场在学校课室,善用了普罗大众熟悉的场景布局,加上利落的动作,连平日不喜动作片的我,也看得赏心悦目。
当然,甄子丹在《大师兄》中的动作场面好看,另一重大原因,是因为电影的剧情实在太粗疏,粗疏得令人不愿投入其中。
拍《大师兄》这类的电影,谈谈国内的教育,说说少年人的问题,关怀一下社会中的弱势社群(戏中的学生,有父母双亡的,有来自少数族裔的,足证电影描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阔度)
出发点是好,但却缺乏深入的敍事设计,以及真实资料的佐证,非但不能反映社会实况,反映到的只有编导把事情看得太简单。
尤其电影谈及现在学生自杀的个案有上升趋势,但如果这个世界,真如电影一样,单靠老师和学生一同到尖东海傍街头卖艺,就能让学生明瞭梦想的意义;
又或老师带学生父亲到戒酒会,就能让父子多年来都修补不了的亲子关系破镜重圆。那么,国内根本就不会发生有这么多教育和青少年问题。
值得留意的是,《大师兄》的编剧是上年执导《黄金花》的陈大利。陈大利在《黄金花》里,也描绘了国内社会不少被忽视而需要关注的群众,成绩不俗,证明他在写这类故事,其实确有一手。
其实《大师兄》本身的设定有点像《可爱的你》,又或日剧《极道鲜师》和《麻辣教师GTO》,架构工整,对陈大利来说应该驾轻就熟。我不知道《大师兄》背后有一个怎么样的制作故事,但总觉得故事写成这样,应与他的实力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