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长酋长  2020-08-10 07:30 宅部落 隐藏边栏 |   抢沙发  34 
文章评分 0 次,平均分 0.0

检察方的罪人》(Killing For The Prosecution)

《检察方的罪人》改编自雫井脩介的得奖推理小说。我没看过原著,但既然小说得奖又畅销,故事理应不错,加上故事隐含不少对日本司法制度的批判,主题有深度,但改编成电影版,纵有木村拓哉和二宫和也加持,也似乎装载不了如此复 杂的命题。

我感到电影好想把原着小说提出的疑问和主题,都一一呈现观众眼前,但小说既厚又多字,电影却有时间限制,很多事情只能点到即止,但略略一提后,又不了了之,令我觉得其实可以省略不谈,例如木村拓哉的朋友政治内幕和政治婚姻的那一条故事线,我看得不明不白。

可能,这条故事副线,只为辅助描述木村拓哉是个坐拥高薪厚职、有权力缉拿凶手的成功人士,但家人和朋友关系却一塌糊涂,才他不禁走火入魔。

木村拓哉的演技不错,但他似乎没有好好消化到角色这一面的性格部分,没有将这个角色的人际关系内化到演绎当中,导致我觉得他的走火入魔,可谓突如其来,尤其电影根本没有好好交代木村拓哉为什么对25年前的少女凶杀悬案耿耿于怀(单纯是因为受害者是他的朋友吗?)。

而且,既然他都认识黑帮派别人士,那么杀害疑犯,何解要亲身上阵,付钱交给黑帮人士不就成了吗?这点很不合理。

电影想提出︰公义应由谁来定夺?但细看故事,疑犯的确没有疑点,谈吐精神有问题,是弱势的角色;反而木村拓哉杀人灭口的情节,描述得巨细靡遗,行事冲动火爆。

这种处理手法,似乎有点黑白分明,让观众不期然将同情寄予在疑犯身上,转移憎恨木村拓哉。这样岂不是削弱了电影的细味空间,令观众再无意欲反思电影想提出的议题了吗?

也许《检察方的罪人》的原著小说,真有深刻远大的命题,奈何电影版将最基本的敍事手法故弄玄虚,简单复 杂化,当后来说到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辟,顿然变得东拉西扯,离题万丈。

二宫和也也是败笔,有人说他在戏中演得好,我不敢苟同,还觉他有做错戏之嫌,喜怒哀乐各种情绪,全都100%地倾尽所有,毫无层次。

酋长
酋长 关注:0    粉丝:9
宅界老司机,关注我,带你飞~

发表评论

表情 链接 私密 格式 签到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